荔園堡:從小村莊到大景區(qū)

蹇勇德 呂寶林 安志鵬 薛 硯

2020年07月14日11:12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荔園堡:從小村莊到大景區(qū)

荔園堡村,本是隴東黃土高原千溝萬壑中的一個普通小山村,卻因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的紅色傳奇而聞名。

80多年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在這里建立了陜甘邊蘇維埃政府。

11年前,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這里考察調研。

如今,荔園堡村已經成為鑲嵌在紅色南梁和子午嶺林海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今年6月中旬,記者再次走進華池縣南梁鎮(zhèn)荔園堡村,實地感受一個紅色村莊的美好與幸福。

一茬接著一茬干,荔園堡村發(fā)展按下“加速鍵”

清晨,陽光灑滿子午嶺。青山環(huán)抱中的荔園堡村漸漸蘇醒,安靜而美麗。

沿葫蘆河溯流而上進入村鎮(zhèn)。葫蘆河東岸,是南梁紅色景區(qū);葫蘆河西岸,是幾排兩層窯洞式民居,青磚灰瓦白墻,干凈整潔、錯落有致。荔園堡村村部就隱在民居身后。村部也是窯洞式建筑,樓頂正中一面鮮紅的黨旗雕塑,黨旗兩邊各三個紅色大字:“聽黨話”“跟黨走”。

記者在村部見到了三任村支書。說起當年見到習近平同志的情景,老支書范劉德打開了話匣子。雖說時隔十余年,但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范劉德仍記憶猶新:“他問我‘范書記你好’;怕我緊張,提醒我‘慢慢說,不急’;叮囑我們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2009年,荔園堡村被確定為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010年起,南梁紅色大景區(qū)開始建設,作為鎮(zhèn)政府所在地的荔園堡村從此按下了發(fā)展“加速鍵”。

2010年,通過公推直選,張振杰從范劉德手中接棒,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一直干到了2019年底。他說,因為紅色大景區(qū)建設,他任職的10年是村里發(fā)展最快的10年。

先是54戶居民、143個農商戶整體搬入葫蘆河邊的居民新區(qū),清一色窯洞式兩層樓,上宅下店,既改善了住房條件,又解決了群眾搬遷后的生計問題;接著金岔溝居民點建成,全村小康農宅率達到90%以上;修建漫水橋3座,村里的主干道全部硬化,入戶道路硬化率達到80%;完成農網改造5公里,全村照明電入戶率和動力電覆蓋率達到100%,實現(xiàn)了廣播電視“戶戶通”和互聯(lián)網全覆蓋;大力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廁改率達到90%以上;2016年,全村實現(xiàn)整村脫貧摘帽;2019年,人均年收入近萬元……

去年底,剛三十出頭的蔣大江通過招考成為荔園堡村黨支部的專職書記!懊摿素,還要奔小康!笔Y大江說,我們要發(fā)揚南梁精神,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今年以來,在進行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的同時,村里又全力推進“3+1”沖刺清零、人居環(huán)境整治、農家樂提檔升級等工作,“將來還要把能栽樹的地方都栽上樹,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蔣大江說。

傳承紅色基因,孩子們在紅色文化氛圍里鑄魂成長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雄于世界則國雄于世界……”洪亮鏗鏘的聲音響徹天空。

這是荔園堡村列寧學校的大課間活動,孩子們在朗誦《少年中國說》。每天上午10時開始,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孩子們分年級或跑步、跳繩,或打南梁腰鼓、朗誦,朝氣蓬勃、生龍活虎。

列寧學校的前身是列寧小學。這是我們黨于1934年在南梁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紅色學校。

步入校門,正對著的是一座漢白玉人物雕塑,表現(xiàn)的是列寧小學早期教員張景文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場景。雕像背后的半山上是列寧小學舊址,青松環(huán)抱、古樹掩映。

漫步校園,撲面而來的是紅色文化氣息:景文樓、思齊苑、將軍苑等名字,引人深思回想、飲水思源;英雄少年事跡長廊、愛國主義文化長廊和校園文化墻,教人崇德向善、勤學報國。

從小學到初中,九個年級近千名學生,就在這濃濃的紅色文化氛圍里讀書學習、鑄魂成長。

2009年6月7日,習近平同志來到學校看望慰問師生,鼓勵孩子們勤奮學習,健康成長,奮發(fā)有為;3個月后他給學;匦,希望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學校始終牢記囑托,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發(fā)揮紅色資源優(yōu)勢,傳承南梁奮斗精神,打造紅色教育品牌!绷袑帉W校校長方向陽說,學校近年來創(chuàng)新實施紅色教育工程,以潤物無聲方式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引導學生愛校、愛家鄉(xiāng)、愛祖國,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各方面的重視和支持下,學校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教學教育改革深入推進,音體美英等課程都有專職教師,課程體系不斷完善,真正落實了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方向陽說:“現(xiàn)在孩子們不出村就能接受到良好教育!

在列寧學校南邊,新校區(qū)正在加緊建設。方向陽告訴記者,新校區(qū)建成后可容納1400名學生,教育教學條件將有一個新的提升。

扶貧必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方向陽說,列寧學校的發(fā)展變化是全縣基礎教育的一個縮影,這些年農村變化最大的是學校,各個鄉(xiāng)鎮(zhèn)最好的建筑是學校,縣城孩子能享受到的條件設施現(xiàn)在農村孩子基本上都能享受到。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漫步荔園堡村,房前屋后綠樹掩映,村巷街道干凈整潔,花壇里各色花朵開得熱烈而鮮艷。村文化廣場上,孩子們在健身器材上玩耍嬉戲,老人們在廣場邊的樹蔭下乘涼。

正值雙休日,溫仲琴坐在炕上繡十字繡,一大一小兩個孫子在身邊玩耍。針線活是隴東婦女的看家本領,前兩年村里又專門組織培訓,溫仲琴的手藝更加精進,閑暇時就繡些鞋墊、枕頭。先是來住宿的游客見了要買,后來她學會了發(fā)視頻,就把做針線的視頻發(fā)到網上,吸引了不少粉絲,也引來了很多訂單,光是刺繡品一年也能賣幾千塊錢。

溫仲琴說,她家2013年搬入新房,2015年起利用空房開辦小旅社,從那以后丈夫再不用到外地打工了,“政府發(fā)展紅色旅游,來住宿的人越來越多,一年下來能收入四五萬塊錢!眱鹤釉诰皡^(qū)當保安,女兒出嫁了,孫子們就在村里上幼兒園!耙郧邦D頓黃玉米面沒油沒菜,現(xiàn)在天天吃得比過年好,啥都不愁!睖刂偾僬f,禮拜天,丈夫開車帶著她和孫子經常到周邊去看看,“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有車,路又好,方便得很”。溫仲琴還從手機上學會了廣場舞,吃完晚飯就帶著村民去跳,“既鍛煉身體,心情也好”。去年,她組隊參加縣里的廣場舞比賽,還得了獎。說起這些事,溫仲琴笑得很開心。

溫仲琴身后的墻上是一張婚紗照。她說,結婚的時候窮,炕上就一張席,席上還燒了個洞,這些年生活好了,她硬拉著丈夫到縣上的照相館補了張婚紗照,“算是了了多年的一個心愿”。

依托南梁紅色大景區(qū),荔園堡村建成了16家特色農家樂、48家特色餐館、11家旅店,有1500多人直接從事旅游產品的開發(fā)、制作和銷售,紅色旅游文化產業(yè)收入已占到了群眾收入的六成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講,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比A池縣委副書記吳陸平說,荔園堡已經從小山村蝶變成了小城鎮(zhèn),下一步通過鄉(xiāng)村振興、通過旅游提質增效,群眾的收入會更高,日子一定會更好。

記者手記

一個美好時代的縮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

11年前,要翻越彎多坡急的老爺嶺,一路顛簸才能從華池縣城來到荔園堡村,當時的荔園堡基礎設施落后,交通極為不便。

如今,落后、偏遠早已不再是荔園堡的“標簽”。新南二級公路貫穿整個村子,全村入戶道路硬化率達到80%,同時華池縣南梁通用機場也在加緊建設中。

一排排青磚灰瓦的民居、一片片飄香的中藥材基地、一戶戶獨具南梁特色的窯洞農家樂,加上森林小鎮(zhèn)建設,讓這里煥發(fā)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隨著硬化、亮化、綠化等工程的推進,這里的群眾開始大力整治人居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美麗宜居新生活。

曾經在“土里刨食”的郭翠玲原本是荔園堡掛了號的貧困戶,2015年,她搶抓紅色旅游發(fā)展機遇,率先在村里辦起農家樂。隨著游客的增多,郭翠玲的農家樂越來越火,一家人吃起了“旅游飯”,每年創(chuàng)收10多萬元。

如今的郭翠玲擔任了村婦聯(lián)主任,一家人擺脫貧困,走上了致富路、小康路。面對現(xiàn)在的新生活,她心里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由衷地感謝黨的好政策,對未來滿懷信心、滿懷憧憬。

郭翠玲是荔園堡人的代表。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奮斗者,也是這個時代的受益者,同時還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他們的經歷,也是一個美好時代的縮影。

(責編:陳誠、焦隆)
巴彦淖尔市| 弥勒县| 册亨县| 崇文区| 长白| 黑龙江省| 新兴县| 大竹县| 万宁市| 泾川县| 苏尼特左旗| 潼南县| 师宗县| 嘉黎县| 蒲江县| 无为县| 新闻| 新田县| 舒城县| 合水县| 页游| 巴里| 沙河市| 新竹市| 墨江| 贵港市| 卓资县| 时尚| 深水埗区| 南澳县| 乃东县| 景泰县| 泰顺县| 秭归县| 莱州市| 清水河县| 安岳县| 延安市| 海林市| 乐安县|